——新课程新教材化学学科示范科组建设工作学期总结
2020年7月,深圳市获批成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在此背景下,为充分迎接“双新”挑战,切实提高西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化学科组以联席行政韩晓芳、科组长王伟平、备课组长邱会莲、刘文丽、曾勇为轴心,全体化学教师同心协力,积极响应学校课程教学中心的工作要求,自2021年开展化学学科示范科组建设,已历时一年又半,现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相关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与任务完成总体情况
(一)工作目标与任务
总体目标:通过示范课组建设,在师德师风、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理念、课题研究与中青年教师比赛、学生社团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具有相对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成就学生——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成就老师——使之成为宝安区骨干、名师的后备梯队,推动我校高中化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水平全面提升。
(二)完成总体情况
经过本学期的示范科组建设,化学科组的“基于证据推理的问题导学课堂设计”日趋完善;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作业评价体系不断打磨丰富;教研方面,继续借力方燕青校名师工作室,市温海波、夏时君名师工作室,走出舒适圈,提升教研能力,科组老师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10人次,两位老师主持的课题在宝安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中获得立项。
二、重点工作与成效
1.教学模式日趋成熟
课堂是培养、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至关重要。化学科组三个年级就高中三个学段对“基于证据推理的问题导学式教学设计”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开展校内示范课,参与宝安区“万名教师晒好课”活动,形成典型课例,具有良好示范性;
教学研讨活动 | |||||
序号 | 姓名 | 课题名称 | 时间 | 线上或线下(填地点) | 级别(区市省国家) |
1 | 邱会莲 | 原电池一轮复习 | 2022.9.13 | 高三七班 | 校级 |
2 | 曾勇 | 活泼的金属-钠 | 2022.10.17 | 录播室 | 校级 |
3 | 刘文丽 | 弱电解质的电离 | 2022.10.27 | 录播室 | 校级 |
万名教师晒好课 | |||||
序号 | 姓名 | 课题名称 | 时间 | 服务平台 | 级别(区市省国家) |
1 | 杨凤双 | 铁的化合物 | 2022.12.01 | 宝安区教育资源平台 | 区级 |
2 | 方燕青 | 铁盐与亚铁盐 | 2022.12.8 | 宝安区教育资源平台 | 区级 |
3 | 陈浩华 | 金属材料 | 2022.12.15 | 宝安区教育资源平台 | 区级 |
2.搭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作业体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学习评价要贯穿于化学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做到“教学评”一体化。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双新”背景下的高中三个学段纸笔评价作业系统初步建立,以高一、高二为例,期末复习备考的纸笔评价作业编辑,包括专题练习、模块综合练习、限时练习、综合限时测评等。
在学校省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评价与学业质量评价实践研究》的研究氛围之下,科组抓住机遇,立足教学实际,结合往年的评价作业设计实践,张雅琪老师的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复习课课堂教学评价实践研究》、王伟平老师的课题《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实践研究》通过区“十四五”规划立项,进入深入研究阶段。
3.推进实验促教学
本学期,在各备课组及专职实验员的共同努力下,高中部的实验教学有条不紊,开展了多个学生分组实验及教师演示实验,并在科组进行了实验突发事件处理培训;在温海波名师工作室的支持和指导下,高中部开展首届趣味实验大赛,各班积极备赛参赛,鉴于疫情原因,决赛推迟到下学期进行。
4. 丰富教研谋发展
本学期,在课程教学中心的指导下,化学科组积极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以示范课为载体,以问题实践为中心,以各项培训活动为推手,引导教师从个人实践、专家培训、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反思,帮助老师们共同成长,提升自我。其中,方燕青老师就“基于大单元的课程设计”、陈浩华老师就“命题培训拓思路”、王伟平老师就“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理方案”进行主题化教研分享,对当下教学热点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和探究。
通过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化学科组的老师们更新了教育思想和理论,把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本年度的比赛中,共获区级以上奖励10人次,其中区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5人次,三等奖若干,可谓硕果累累。
教师参赛获奖情况 | ||||
序号 | 姓名 | 参赛项目 | 获奖等级 | 级别(区市省国家) |
1 | 方燕青 | 青年教师技能大赛 | 二等奖 | 区级 |
2 | 张小灵 | 青年教师技能大赛 | 二等奖 | 区级 |
3 | 刘文丽 | 青年教师技能大赛 | 二等奖 | 区级 |
4 | 张雅琪 | 2022年优秀教学资源评比(课件) 杂化轨道理论 | 一等奖 | 区级 |
5 | 陈浩华 | 2022年优秀教学资源评比(课件) 盐类水解应用 | 二等奖 | 区级 |
6 | 曾勇 | 2022年优秀教学资源评比(课件) 金属钠 | 三等奖 | 区级 |
7 | 杨凤双 | 2022年优秀教学资源评比(课件) 元素周期律 位构性揭秘 | 三等奖 | 区级 |
8 | 张小灵 | 2022年优秀教学资源评比(微课) 电解质的电离 | 二等奖 | 区级 |
9 | 王伟平 | 2022年优秀教学资源评比(微课) 金刚石晶胞中碳原子最近距离探究 | 三等奖 | 区级 |
10 | 杨凤双 | 2022年优秀教学资源评比(课例) 元素周期律 位构性揭秘 | 二等奖 | 区级 |
三、挑战与对策
1. 前期的示范建设成果需要进一步细化和优化
“基于证据推理的问题导学课堂设计”需要进一步丰富多种课例,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作业设计,还需要认真研究新高考新教材进一步优化,使其更符合双新背景下的西中学生;下一阶段,应立足于相应教学实践,以课题为抓手,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优化评价作业,形成科学合理的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品质的必修、选必、高考备考三个模块的评价作业资源库。
2. 开发具有传承意义的化学科组特色学生活动
本学期的首届趣味实验比赛的实验视频录制尚未完成,下学期要完成相关实验方案设计、操作与视频录制,并且将优秀视频上传至校园网;同时可开展主题式手抄报、思维导图、方程式默写等比赛,并总结经验,形成经典项目。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