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女儿的班级举行诗歌朗诵活动,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台表演。选题和辅导都由我家先生在操心。我借着周末两天培训的理由推掉重任,只在晚上遛娃空隙或睡前来个五分钟预演。不过说到底,我还是参与了不是?
表演当天,我回家第一句话就问女儿关于朗诵的事。女儿完整并流畅重现朗诵过程,作为老母亲的我感觉很不错,内心很欣喜。突然,女儿话题一转:“老师问我要不要换人。”
赶紧细细问来。女儿的表述不是很清晰,但大致了解到在表演前她没有认真对待,拿着话筒扭来扭去。老师说的要不要换人,其实是委婉地让她下台。
女儿察觉到老师的不悦,说不换人,顺利完成表演。只是别的小朋友朗诵后都有贴纸或糖果作为奖励,她没有得到。
老母亲的心开始绞痛,几次三番追问细节:“老师是生气了吗?”“还有哪些小朋友也展示了?”“他们都有奖励吗?”……直到我女儿变得不耐烦:“我不想说了!”
这时我才意识到:孩子对这件事是坦然的。换句话讲,她没觉得这事是事。整个过程就我一个人在焦虑!由此想到我们作为家长在与孩子沟通中需要注意几点:
首先,永远是倾听与共情。孩子选择了哪些事情和我们分享?侧重点在哪?是怎样的语气和态度?他们如何看待这些事情?……我们家长需要更多去关注这些,而非先入为主直接加以评判。倾听到位,才能充分共情。尤其是孩子有情绪困扰时,我们要避免随意放大、忽视或者扭曲其情绪。共情不易,但做家长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次,相信孩子。孩子对事件有自己的判断,我们要相信孩子的观察力以及承受力。在我得知女儿被问到“要不要换人”时,直接断定她心理一定受伤,完全无视她如往常一样开开心心回家的事实以及讲述整个过程轻描淡写的语气。我们要相信孩子的感觉,否则他们会怀疑自己的判断,会由此衍生出很多的犹豫、无力、内疚甚至羞愧。
再次,自我觉察。觉察我们的情绪来自哪里:自身工作和生活的重负?和别人家孩子攀比的压力?人际互动的挫败?……朗诵事件中我这个老母亲最该觉察:原来我的情绪来自担忧,这次女儿惹老师生气了,会不会影响到老师对她的评价;情绪来自我的愧疚,如果我能够有更多时间给女儿辅导,她的表现应该会更好;但总的来说情绪更多来自我作为家长的自尊受损。如果这件事我没有参与,我不会如此迫切想了解女儿的表演如何,更不会为一张贴纸的得失纠结……自我觉察后,孩子不再是满足我们自身心理需求或推卸责任的工具,属于我们自身的情绪就不会流动到孩子身上。
最后,给孩子最好的帮助。什么是最好的帮助,做到以上三点,这个问题自然会有答案。甚至有时候我们什么都不做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先生问要不要和班主任老师交流一下,我直接回答:“不需要。”事情不是孩子的,是我的。当我放下了,事儿就没了。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也要不断地觉察,一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打怪升级。成为平和的父母,去倾听、共情和信任我们的孩子,这是作为家长的我们能给予他们最好的礼物。(心理老师:孙喜梅)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