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初中部历史科组同仁在录播室举行“大单元设计”背景下历史课程设计研究活动。活动由科组长宋婷婷老师主持。
活动的第一环节是示范课观摩。杨真梅老师上的课题是《对外开放》,杨老师围绕“大单元设计”理念出发,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教师首先通过1979年前宝安人口“大逃港”的历史现象导入课堂,指出对外开放的背景和必要性。再通过阅读地图,使学生了解对外开放从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过程,构建历史时空观。之后教师播放《深圳特区40周年巨变》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开放对深圳的巨大影响,感受深圳特区4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理解开放的伟大意义,通过此环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了学生的“四个自信”,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最后,教师设计了“改革馆与开放馆”的新题型训练,通过“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历史展览馆布展”这一活动,引导学生辨析“改革”与“开放”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实现大单元教学的落实与难点的突破。
整节课师生互动自然、学生积极思考,气氛活泼生动。杨老师设计了大量的练习,学生通过边学边练,及时反馈学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活动的第二环节是科组进行评课和研讨。科组长宋婷婷认为,杨老师的课线索清晰,重点突出,设计新颖。从宝安人口“大逃港”导入课堂,既关注了本土历史,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的《深圳特区40年巨变》的视频震撼人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深圳特区的成长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最为精彩的是总结部分的“改革馆与开放馆”的学案设计,充分关注到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新题型的训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的提升效果明显,帮助学生理解了“改革与开放”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的真正内涵。
历史科组的指导行政刘惠裕主任充分肯定了杨真梅老师这节课,认为本节课教学设计详实丰富,突出了新课标和新中考的趋势,并指导杨老师在学案和板书细节上进一步优化。并对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做出指导,希望科组老师们,以杨真梅老师这节示范课为榜样,继续落实学案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文/杨真梅,图/宋婷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