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中部信息科技组教研活动
2023年3月2日上午,初中部信息科技科组全体成员在科学馆七楼电脑室举行“新课标”背景下的信息科技教研活动。活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伍帅权老师的示范课展示,第二阶段是课例点评和学科项目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
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人工智能”作为信息科技课程六条逻辑主线之一,其技术的创新发展,成为促进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内驱力,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赋能。
伍帅权老师执教的示范课内容是《智能碰碰车》,属于“新课标”第四学段“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内容。通过前面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智能机器人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在第一章的第二节课接触了诺宝RC软件,认识了仿真界面,对诺宝RC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课要求他们开始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基础的编程思想,能够编写简单的顺序结构以及带有循环结构的程序,在RC软件中尝试画出一些规则图形。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能根据智能碰碰车的功能,理解碰碰车的工作原理及构造;了解触碰传感器变量“1” “2” “3” “4”分别对应的传感器位置;掌握触碰变量返回值“1” 和“0”代表的含义;会应用选择结构编写碰碰车的程序;掌握利用2D/3D仿真界面测试碰碰车运行的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完成程序的设计和仿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获得满足感,同时不断的调试程序,利用选择、循环结构对程序进行优化,体验程序设计的美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会与人合作,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感受创新的乐趣。
第二阶段是王玲副校长和行政服务中心程淑梅副主任对本节课进行点评和学科指导。
程淑梅副主任认为本节课以真实问题驱动,引导学生经历原理运用过程、计算思维过程和数字化工具应用过程,建构知识,引导学生层层突破重难点达到教学目的,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王玲副校长鼓励大家多尝试学科融合以及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打造有学科特色的高效课堂。
科组其他老师也就项目式学习积极发言,研讨氛围热烈。
(文/伍帅权,图/马亚更)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